top of page

謝謝你的提問!關於「土地工工」的真誠告白

已更新:9月8日

親愛的朋友,

最近,我們在土地工工臉書上收到一則留言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「退休的老人不是被照顧對象嗎?你們是企業還是公益?

有什麼人批准這樣的事情?」


我們並不覺得這是惡意攻擊,反而非常感謝這位朋友在茫茫網海中願意停下腳步,提出真誠又直接的問題。


ree

這則留言提醒我們:當社會開始提問,就是一個對話的起點。因此,除了在留言區回覆,我們也想透過這篇文章,再次說說我們的想法。



對話,是社會企業的基本功

土地工工是一個社會企業(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,關注自給自足與永續發展);為此,我們不依賴補助,也不販售感動,而是嘗試用商業的方式,解決地方的社會問題。

這個專案希望回應的課題是:土地友善活化、高齡綠療農務、弱勢照護捐贈。

這條路不容易,但我們選擇踏實前行。我們每一步都很小心,因為我們相信:真正能走得長遠的,不是短暫掌聲或表象成果,而是持續的對話、透明與修正。


ree

中高齡就業,是彼此共事的實踐

土地工工合作的長輩們,最年長者超過90歲(負責2坪土地、6顆樹)。他們主動參與「綠療育農務」,是這片土地的在地共事者。

就像我們曾問過其中一位長輩,沒有土地工工之前,平常怎麼生活?他說:「在家滑手機、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啊~」

現在,透過每週兩天、每天兩小時的輕農務參與(像是澆水、採葉、除草、貼標)他們建立起新的生活節奏與連結。這份參與,不只是經濟收入,更是生活的節奏感與存在的價值感。



友善,不是一張證書,是一種日常的選擇

提問中說到:「你們說自己友善,但怎麼證明?」

我們的答案很簡單:我們相信,友善不是一張證書或一個名號,而是一次一次實際去做的小選擇。


依我們目前的能力,確實難以負擔昂貴的友善證明費用。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的行動就沒有價值,因為真正的友善不只存在於一紙文件,而是在日常的具體實踐。

友善需要一步一步實踐,才能依據數據被證明。我們使用咖啡渣與微生物滋養土壤、邀請在地長輩參與農務,給予合理酬勞,讓他們以自己的步調共事;在社會中,持續進行弱勢照護捐贈,將茶樹純露等產品送到需要的地方。這些過程,都是逐步累積的「數據化友善」。

我們也正與學校展開產學合作,紀錄影響力數據。期待在2025年10月以前,能將這些數據整理完成,真誠地分享給大家,讓所有參與者都能看見:土地工工的友善,不是口號,而是可以被量化與見證的改變。

我們願意在每一次種植、每一瓶產品、每一次交流中,不等待完美,只選擇真誠。



我們是什麼?我們是社會的一部分

我們是土地的承租者、是中高齡就業的共事夥伴、是產品製作者與捐贈協力者,我們也是一群相信「可以用一種更溫柔的方式和土地、和人相處」的人。



願我們都能練習平視彼此

我們所看到的長輩們,是走過人生各個階段,如今依然選擇參與與貢獻的行動者。他們不是接受幫助的人,而是與我們一起持續貢獻的行動者。


ree


邀請你,更靠近一點

謝謝這則留言以及後續引發的討論,讓我們再次有機會練習:把理念說清楚、把誤解當成對話的起點。

如果你還有問題,我們很願意一起探討;如果你想親身參與,我們誠摯邀請你的加入;如果你只是路過,也謝謝你的駐足。

願看見這篇文章的你能知道,有一群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,把對土地的責任和對人的關懷,一起實踐出來。

對話讓彼此成長,謝謝你,讓我們有機會一起變得更好 :)


土地工工 敬上2025.09



 
 
 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